白岩松说过,中国人最缺死亡教育,只有让孩子真切感受到死亡,他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重要,体会到活着的重要,自然也就不会在做出轻易了结生命这种只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悲伤和痛苦的选择了。

我们该如何敢于在孩子面前谈论生死,并将死亡教育融入对孩子的教育当中,让他们懂得保护自己,科学看待、理解死亡的意义呢?

趁着清明节,给孩子上一堂关于死亡的教育课。

01

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对死亡的理解能力和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0~2岁

婴幼儿没有确切的死亡概念,认为死亡只有“在这里和不在这里”、“有和没有”、“存在和消失”的区别。
在此阶段亲密和持续性的身体接触最重要,比如抚触、拥抱。

第二阶段:2~7岁

这个阶段的幼儿会对死亡会产生神奇的想法,例如想象出一些死亡原因。

这个年纪的孩子需要持续性的身体接触、温和的教导,直至成熟的死亡观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7~11岁

孩子认为死亡是不可逆的,死亡有内外在的原因。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增加,认为死者仍然有生理机能,但死亡是最终的结局。

第四阶段:11岁以上

青少年把死亡堪称是整个生命过程的一部分,且具有个人的意义,认为死亡是终结的事情,对死亡感到焦虑。

02

在了解到孩子对死亡的认知观外,我们可以以生活为落脚点。
比如:每天我们看到的花草也是有生命,草长草枯、花开花落,还有地上的昆虫,天上的飞鸟,他们和人一样都有生死。
有时候孩子可能不理解,但是家长需要随时随地抓住机会,将这些内容告知与孩子。
对年龄小的孩子,我们可以用一些比喻拟人的方法向孩子解释“死亡”。
比如可以把孩子心爱的玩具比喻死亡,玩具坏了,没法恢复了,就是死亡了,让他们有个粗浅的认识。

而对于7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已经不能拐弯抹角回避问题,可以带他们去自然博物馆,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平静地告诉他们,他们反而会欣然接受。这么做可以让孩子孩子遇到亲人离世或宠物死亡时,正确地认识自己难过的情绪,并学会排解,认识生命更深的涵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