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为什么要沟通?沟通的目标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说沟通就是两个人把想法拿出来碰撞一下,看看谁有道理,最后达成一致,这就是成功的沟通。

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和孩子的关系就会有挑战,而且你和同事朋友的沟通,也可能会遇到困难,因为你们的想法总是不一致的,你越是想跟一个人沟通清楚的时候,这个人反而可能对你越排斥,你们的距离就会越远。为什么啦?因为你太想达成一致了。

而成功的沟通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恰恰相反,成功的沟通是为了确认差异。

如果两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一个说这个苹果很甜,另一个说我觉得有点酸,他们相互沟通的目标,不一定非要达成共识,说这个苹果是甜还是酸,而是你就是觉得甜,我就是觉得酸,我们的感受不一样,这就叫确认差异。

差异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是不一样的,两个人对很多事物的感受都不一样,因为不一样才需要沟通,你是这么想的,那我告诉你,我是那么想的,承认这些差异就够了,我没有错,你也没有错,我们本来就不一样。

当涉及到负面感受的时候就比较麻烦,因为父母希望孩子好,有了这样的期待就会想要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来做事,而这个时候如果有负面感受,它可能就是一个阻碍。有的父母会不知所措,所以面对负面感受的时候,第一反应就变成了否认,说没有、不是的、你想错了。

孩子说,我不想吃苹果,这个苹果太酸了。

妈妈说,苹果哪里酸了?明明是甜的,快把它吃掉。

这个例子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妈妈有一个明确的期望,要孩子吃苹果,吃苹果是一件好事。但孩子觉得酸,那她的感受就破坏了这个好事。父母决定,孩子不想吃苹果,这时候就会本能的反弹,父母不承认苹果酸的感觉存在,酸的感觉不存在,那孩子就开始迷惑,到底是你错了还是我错了?我是有什么问题吗?

有的父母说,如果我直接说,苹果是酸的,那孩子不吃苹果怎么办?他所有的水果都嫌酸怎么办?如果他嫌饭不好吃,那他就不吃饭吗?所以父母也很为难,否认感受不行,承认感受事情又很难办。

其实这两件事不矛盾,只要我们换一种说话方式,完全可以同时成立。

孩子:我不想吃苹果,这个苹果太酸了。

妈妈:哦,是酸的,那你把酸的苹果吃掉吧。

肯定孩子的感受,想让孩子吃苹果这个想法依然是可以继续坚持的,前提是你承认孩子觉得这个苹果是酸的、觉得不喜欢,父母认可孩子真的就是不喜欢,父母这个态度特别重要。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证实这种态度是促进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态度,尤其在心理咨询当中,它被认为是咨询产生效果的核心要素——共情。与对方的情绪状态保持一致,肯定对方的感受是真实存在的,哪怕是负面的感受都可以被看到、被理解。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到共情的时候心里会有一点不舒服,比如我的一个同事看到这个例子,他就说:这会不会有点不人道,你让一个孩子吃酸苹果。要不把这个例子换成吃胡萝卜吧!可这就是问题所在,很多父母都知道共情很重要,但是他做不到。就像我这个同事,他会觉得一旦肯定了孩子的感受,尤其是负面感受,他就觉得自己的要求不人道,好像只有说苹果不酸,很甜,再让孩子吃苹果这就没问题。其实苹果依然还是那个苹果,它的味道不会变,只不过是父母的心理感受好一点,你说很甜的时候,孩子其实照样会觉得酸,父母只不过是用一种语言来安慰自己。

那我们不舒服的到底是什么呢?是我们体验到的孩子的处境,我们一旦开始共情,就不得不去体会孩子的感受,然后,承认一个事实,孩子要吃一种他不喜欢的味道,我们那么爱他,我们还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体验一些不好的感觉。那我们就只有把眼睛闭上,说苹果不酸很甜,但你要知道你就算把眼睛闭上了,孩子难受的感觉并不会消失。

我们再看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场景。

妈妈:宝贝,你怎么哭啦?

孩子:我刚才摔了一跤,好疼啊。

妈妈:让我看看,好了,好了,不痛了。

摔在孩子身上,痛在妈妈心里,所以她说不痛了,也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好受点,但是光自己好受了,孩子还是会痛的,这种说法叫做安慰,安慰不是共情。有一些痛苦一时半会儿是没办法解除的,安慰就是尝试否认这些痛苦,因为他的痛苦也让我们感觉难受。这样安慰是父母的心理需求,它只会让父母好受一点,是帮不了孩子的。孩子只会觉得没有人理解,他那些痛苦还在他身上,他只能一个人去消化,如果有一个人陪着他听他讲,理解他处在痛苦的感受,虽然并不能直接帮他解决问题,但多少会起到一点支持和陪伴的作用,让他觉得没有那么孤独,这就是共情。

但共情很难,因为你必须眼睁睁的跟对方的不舒服在一起,就像刚才的例子,共情的说法是这样的。

妈妈:宝贝你怎么哭啦?

孩子:我刚才摔了一跤,好疼啊。

妈妈:让我看看哦,摔到这里啦,真的很疼啊。

我们会发现这么说完以后孩子哭得就没那么厉害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痛苦被看到了。

有一些父母可能会有顾虑,觉得这种说话方式会不会强化了孩子的负面感受,让孩子变得更敏感,更娇气。其实完全不会,当孩子感受到被看到被理解,负面情绪反而减少,甚至消失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