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问我孩子太内向了,怎么办?好担心他进入社会没有竞争力。或者是说孩子不专注,怎么提高专注力之类的。我一般都是这么回答的,你不要再问了,你问得越多,他的内向或者不专注就会保持得越久。父母问为什么?因为提问本身是在给孩子贴标签。

什么是贴标签?

贴标签是在孩子表现出某些特点的时候,父母把他用某种说法给固定下来,认为这个特点就是孩子不可分的一部分。尤其是一些负面的说法父母会牢牢地记住。很多父母会说我们是想帮助孩子改正这一点。比如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他就会对孩子说,你就是不爱学习或者说你挺聪明的,就是太贪玩了,不然你学习肯定比现在好得多。这个不爱学习,把一个人发展的可能性给限制了。

再比如,你就是内向,你就是胆小,你就是跟别人处不好关系,我们带着这些标签去跟孩子沟通,不管是出于怎样的好心,都会潜移默化地不断地强化这些标签。

觉得孩子太内向,我可能会批评他。你这么内向,这样下去以后怎么办?或者也可能是赞许他。你这么内向,今天能跟人主动打招呼这就不错了,但这都是在给孩子强化一个负面的自我印象。

有人说赞美也会有不好的影响吗?是的,当我们对一个人有负面印象的时候,赞美的背后往往是隐藏着贬低,这就像我们觉得一个人胖,我们赞美她,今天这件衣服显得你没那么胖。

为什么说带着标签沟通反而会强化这些标签呢?因为标签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

负面的标签往往暗示着父母的不接纳,当我们给孩子打上负面标签的时候,他的所作所为在我们看来就是缺点,我们当然会希望他改正。比如说一个孩子总是哭,如果我们打上软弱、玻璃心的标签作为缺点提出来,那我们就希望孩子以后少哭一点,更坚强一点,那么他在哭的时候,父母就用各种方式明示或暗示他不要动不动就哭哭,是不好的,要坚强一点。但是孩子对于这种信息多少是会有点抵触,父母会说改一改吧。

父母是为了孩子好,才耐心指出他的缺点,可是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他是不好的,父母不接受现在的他。所以孩子根本就考虑不到要不要改的问题,而是很委屈,很惊慌,觉得好像被抛弃了一样。他的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这种感受上。

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父母在说,孩子在听,可是孩子没有变化。父母各种想办法做工作,可是父母越想办法,孩子越不改。最后父母很绝望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顽固,看不到孩子用这种姿态在做一种无声的抵抗。像是说:为什么你不能接受这样的我?我偏要像现在这样,我看你什么时候能接受。

孩子又跟小朋友打架了。

父母一上来就是,你怎么就那么喜欢惹祸呢?

孩子:是他拿我的东西。

妈妈:他拿你的东西,你就跟人家好好说,实在不行,你就告诉老师。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要打架,要好好跟小朋友相处,你怎么就不听呢?听到没有?

孩子:听到了。

孩子真的听到了吗?孩子心里的声音是我就是这样,难道这样的我有问题吗?

其实孩子打架,既可以看成是惹祸,同样也可以看成是勇敢,懂得捍卫自己的权益。一个孩子敏感既可以看成是感受力很强,也可以说是麻烦、玻璃心。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很多事情同时包含了正面和负面的意义。这里与大家分享一种沟通方法,叫做正向标签沟通。

也就是说给一件事贴上正面的标签,承认他的正面意义。在此基础上,再跟孩子讨论怎样把事情做得更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跟小朋友打架的例子,如果我们换一个正面标签,把它看成是勇敢懂得捍卫自己权益的表现,那父母怎么样跟孩子沟通呢?

妈妈:你不想让别人拿你的东西,你勇敢的保护自己,妈妈很喜欢这份勇气。老师批评你,不是因为你的勇气,而是因为别的小朋友受伤了,你还没有找到最合适的方法,一边保护你的东西,一边不让别的小朋友受伤。

孩子:那我下次只吵他不打他。

妈妈:这是一个好方法,还有吗?

孩子:还有,我可以告诉老师。

你看用这种方式来沟通,所有的目的都达到了孩子理解了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我们也尊重了他的自主动机。

沟通秘诀就这么简单,先给孩子的行为贴一个正面的标签,接纳他的表现当中那些好的方面。然后再讨论要怎么样好上加好。

有些父母可能会担心,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我们还给他贴正面的标签,还接纳他的行为,会不会鼓励他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这里要强调,我们只是接纳他这个人本身具有好的方面。同时要让他知道这个行为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让他作为一个好的人去改进一件不好的事,把人和事分开。

这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沟通思路,不是毫无原则的纵容。恰恰是让孩子学会什么事是好的,什么事不好,有哪些方面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因为他感觉自己是被接纳的,所以他就会更有动力去思考这些问题,让自己做得更好。

讨论了标签的第一个问题,负面标签暗示着对人的不接纳,会破坏沟通的效果。

现在我们说第二个问题,习惯于对孩子采用某种标签,那很有可能在沟通过程中按照这样的标签塑造孩子。

孩子也许会一步步地受到负面的暗示。在心理学当中这叫做自证预言效应,自己证明自己的预言。

一个人上主人家做客,主人给他吃苹果,客人不想吃,他是真的不想吃。但主人给他贴了个标签“这个客人是在客气”。主人就说别客气吃吧,无论客人再怎么推辞,主人都会再三邀请,说别客气。

其实客人的推辞,主人不是听不到,但他被这样的一套逻辑给妥协了。认为客人是客气,如果因为客人客气就把东西收回了,这个主人就做得不到位了,所以有的主人索性对方一边拒绝自己,一边把这个苹果给削好,然后塞到对方的手里。说拿着都削好了,那客人怎么办?只能吃了。主人一边看,一边想你看,我就说他在客气,他把他头脑当中的一个标签最后变成了现实。这个过程当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一旦标签被贴好,就很难有机会打破。

一个孩子考试考了80分,父母会给他贴标签,说这个孩子学习不好。那下次他考了85余分,父母还是不满意说:你还是扣了1 5分,你还是不够好。那下次他考90分,父母说这次的题目太简单了,你们班有那么多个90分以上的。这种对话多来几次,孩子就会真的相信自己学习不好,然后就可能不再努力学习了,最终他也就会坐实学习不好的标签。

这是父母和他联合塑造出来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